推广高品质的公共文化,打造有温度的徐汇魅力
徐汇区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,历来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坚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的作用,提供多层次、多元化、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。近年来,徐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,市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增强。
设施布局多层次 文化服务特色多
在打造“市、区、街镇、居村”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同时,徐汇区对网络中的每个层次,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要求。区级的图书馆、文化馆,作为总分馆体系建设中的“总馆”,突出“强”字。在2019年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,徐汇区的文化馆获得了两个群星奖,这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。徐汇艺术馆近年来打造的“乐者敦和·大音煌盛——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”和“乌金千秋照——徽墨专题展”也接连拿到了国家文旅部的十大优秀展陈提名奖。另外,集聚区域内丰富的文博资源,打造了“光启博物馆联盟”“汇悦读书香联盟”等特色品牌。
对于街镇级的分馆,突出“特”字。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总分馆体系中的戏曲示范馆,让“日晖有戏”的服务区域从斜土街道拓展至整个徐汇乃至全上海。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,第二届“日晖有戏”戏曲文化节在徐汇区斜土街道举行。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上海京、昆、沪、越、淮、评弹等各大院团深入徐汇社区,连台上演多场经典剧目。凌云街道的梅陇文化馆则是以“微剧创作”为特色的分馆,2020年举办了第一届“海上汇微剧节”,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搭建了沟通、交流和展示的舞台,以微剧为载体,弘扬主旋律,传播正能量。
对于居委这一层,则是突出“精”字,即精准服务,以需求为导向,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,提升服务效能,把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到百姓家门口,提升百姓的获得感、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近年来,徐汇区逐年加大财政投入,以文化赋能城区治理的发展思路,全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,让居民享受文化服务更加便捷、更有品质。“社区文化活动管理标准化建设”成功获评国家第三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。
各种人群广覆盖 特色服务多元化
“美术馆里上美术课”是徐汇艺术馆自2015年开始策划推出的公共教育项目,把原本在教室里进行的美术课转换到美术馆的展览场景下,由美术馆专业人员和学校的美术老师、艺术家共同备课,打造三位一体的美术教育课堂。2018年围绕“敦煌乐舞专题展”开展的12堂美术课,2019年围绕“乌金千秋照——徽墨专题展”推出的5堂美术课都大受欢迎。
信息建设更新快 服务方式数字化
多措并举广扶持 文化供给社会化
走入徐汇区龙南佳苑,沿途橙色温暖的设计元素一路导引居民前往“灯塔书房”。龙南佳苑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体量的区筹公租房项目,约有150余家区域内重点单位的2100名青年人才入住。“灯塔书房”针对这里“白领公寓”的特点做了相应设计,一楼放置了电子阅读本自助借阅机,海报栏定期更新活动预告,二楼色彩缤纷的书架摆满徐汇区图书馆配送的300多本图书,搭配灯塔阅读装置:多维共享书盒、蓝牙耳机嵌入式多格书柜等,提供平面、音视频等多种维度的阅读体验。
如今灯塔书房已经开出多家,乐山新村的邻里小汇、衡复风貌馆、徐家汇T站都点亮了“灯塔”,根据每家灯塔书房所在的位置和空间条件、人群需求的差异性,设计和活动策划也会各具特色。
将优质市场资源引入,提升区域公共文化品质,徐汇区在不断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新内涵。区文旅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,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系统“内循环”转变为社会“大循环”。
猜你喜欢:
“尚乐汇”:聚众人力破民生题,长桥、康健街道联手举办居民区书记论坛
记者:王志莲
图片来源:区文旅局
编辑:赵玥、陈思宜、曹香玉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